2247 切入角度(2 / 2)

大戏骨 七七家d猫猫 2835 字 2个月前

这是’爆裂鼓手’的最后一个画面,却也是让电影从佳作升华成为经典的时刻,故事的完整和情绪的饱满让整部作品充满了生命力。蓝礼-霍尔真正地诠释出了演技的极致,从物理到心理的双重震撼,将大屏幕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再次提醒观众:

为什么电影艺术应该属于大屏幕!

只有大屏幕才能够真正地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包围在整部电影的氛围之中,如同吞噬一般,沉浸其中。

但显然,关于蓝礼-霍尔的赞扬与惊叹早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迹,而我绝对不是其中最专业的那一位影评人,他也不需要我的欢呼来继续添砖加瓦;今天,我更加倾向于冷静下来,谈谈屏幕之外的那个蓝礼-霍尔:

这位被堂吉诃德们亲切地呼唤为’蓝礼少爷’的演员,到底是如何征服粉丝的?”

凭借着“爱疯了”登顶奥斯卡之后,关于蓝礼的文章、报道、采访、传闻就不绝于耳,作为当今全球电影产业第一人,永远都不会缺少聚焦在他身上的视线,各大媒体也翻来覆去地持续挖掘出不同角度和层次,试图寻找到这位巅峰人物不为人知的秘密一面——绝对不是狗仔手段。

犹记得前年,“纽约时报”撰写了一篇题为“作为蓝礼-霍尔是一种什么感受”的专访,以不同视角展现出了蓝礼生活化的侧面,至今依旧是无数堂吉诃德们珍藏爱惜的文章,那个踩着滑板、衬衫飘飘的少年形象成功烙印在了粉丝心中,暂时还没有能够找出超越如此巅峰的专题报道。

如何在赞誉狂潮、老生常谈的话题之中挖掘出新意,这也是每一位记者、每一家媒体冥思苦想的课题,现在“美国周刊”就成功寻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从“活埋”登陆多伦多就开始瞩目蓝礼的资深业内记者盖文-亨特执笔撰写了这篇文章。

盖文-亨特,这是一个许久许久都没有出现的名字,甚至被许多人遗忘的名字。

提起曾经轰动一时的“炒作门”,就能够再次唤醒记忆,盖文-亨特与康奈尔-麦格雷戈是大学时期开始的至交好友,两个人双双在多伦多电影节之上注意到了蓝礼,但后来的故事发展却延伸出了两条线路。

“炒作门”让康奈尔彻底销声匿迹,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听到他的任何消息;而作为事件之中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盖文的记者事业因为截然不同的选择而没有遭受负面影响,但他也同样没有抓住时机一飞冲天。

内心深处,盖文终究还是因为康奈尔的选择而饱受煎熬——尽管他从头到尾都没有做出错误的选择,但还是,盖文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对生活对社会也都有了不同理解,反反复复地挣扎终点,盖文选择了放慢脚步,甚至是后退一步——字面意义上的那种。

盖文从采访第一线退了下来,不再跑动首映式、不再跟随宣传档期、也不再全球出差,而是回到了编辑部,进入了采访和专题领域,策划专访和专题、执笔深入报道等等,打开了记者事业的另外一个世界。

老实说,盖文做得不错。

不过,盖文的视线焦点始终不曾离开蓝礼,主动的被动的因素都有,或多或少地默默关注着蓝礼的事业曲线,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历史的诞生,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的创造,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其中。

但盖文终究没有再次撰写任何关于蓝礼的文章——即使主编有所要求,他也会寻找到理由表示拒绝,从参与者到旁观者,盖文往后退了一步,静静地注视着蓝礼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旅程,成为历史见证者。

记者,在娱乐至死之外,在舆论监督之外,他们的工作也包括了记录历史。

今年的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作为业内人士,盖文也可以感受到那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躁动和暗涌,尤其是退后一步之后,让盖文能够以旁观者的身份纵览全局,那种感受就越发明显,包括了西西弗斯影业的动作频频,包括了迪士尼、华纳和环球等公司之间的无声硝烟,包括韦恩斯坦影业的策略倾斜……

所有的所有,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重大转折或者重要事件,但在真相揭晓之前,盖文只是旁观却依旧是置身其中,无从入手也无法明白,滋生出了一种困兽的感觉,隐隐约约地,盖文认为这与蓝礼息息相关。

最后,这也成为了盖文决定撰写这篇专题的决定因素,时隔多年,他终于再次将自己的笔锋落在了蓝礼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