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三章(1 / 2)

葡萄自西域传入中原不足百年,因此葡萄酿制的酒水十分昂贵,仅供宫中食用,属于有钱有势都喝不到的系列。

宗正之所以能拿出一小壶,主要是因为他是李家人。从亲缘上看他是李俭的叔父,又是九卿之一,有也不奇怪。

宗正不好酒而好面子,原以为捐献的葡萄酒能力压群雄成最稀有、最昂贵的捐献品,谁知义卖会出了点意外,那些商贾们竟为了几匹绸布抢破了头,甚至喊出了九百八十两的高价。

想到自己这葡萄美酒再稀有也不可能被哄抬至此,宗正这会正吹胡子瞪眼睛,气得不行。

这壶葡萄酒最终以一百两黄金之高价,被好酒的霍大将军拍下。

见霍大将军朝自己略一颔首,宗正的面色才缓和一点。

正好下一件物品是少府捐献的一盏白玉碗,瞧着玲珑剔透极为巧妙,依然被霍大将军收入囊中。

……

九卿自持身份,捐献之物其实花了不少心思。不过有布匹那火爆的拍卖场景在前,他们捐献物品拍出的一二百两便显得不温不火,整的九卿面上都有三分羞愧。

接着是洛御史大夫捐献的一支玉簪。

这支玉簪是上等白玉所制,瞧着温润和雅,但模样中规中矩,士族大夫中并不罕见。

不过据洛御史大夫介绍,这是皇后出嫁前留在府中的物品,被洛御史大夫收着时常取出来睹物思孙。如今忍痛割爱,便是希望为重建江陵献上一份绵薄之力。

他这话糊弄别人还行,李俭听得无语,觉着这洛御史大夫不去演戏真是白瞎了这高超的演技:“先生,这玉簪可是你的?”

洛清卓看了一眼,淡道:“兴许用过几次。”他内力高深,完全看得清一楼玉簪的全貌,依稀记得自己是戴过几次,并无什么偏爱。

这会听到洛御史大夫那般声情并茂的介绍,他心下并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因为是皇后用过的东西,因此这支玉簪比九卿捐献之物贵了不少。等一名商贾喊价到三百两时,酒楼主人之一的邯王世子李偃叫价道:“五百两。”

这支玉簪便以五百两高价被李偃拍下。

片刻后,玉簪送至洛清卓手中。

洛清卓收拢折扇把玩着玉簪,淡淡询问:“陛下为何要拍它。”

李俭理所当然:“自然要拍下。先生之物,怎好流落他人之手。”

反正他有钱,就是任性。

洛清卓便不说话了。他敛眸把玩着这支白玉簪,嘴角清浅上扬,忽然浮现出一个小小的梨涡来了。

这还是李俭第一次发现他有梨涡,以往……是了,以往洛清卓不常笑,大多是些微动动唇角,眼中便分明可见讥诮冷意。

李俭心念微动:“先生,可要朕帮你将这玉簪戴到头发上?”

洛清卓缓缓抬眸。他用自己那双水光潋滟的桃花眼,静静与李俭对视:“陛下,你可知为人绾发是何意?”

他的眼眸似醉非醉,恍然间好似覆了三分情深,宛若梨花春雨缠绵悱恻,看的李俭的心神都有刹那荡漾。

“……”李俭感觉到了心底那点些微的慌乱,故作淡定转移视线,“……抱歉,朕确实不知,若有冒犯还请先生勿恼。”

“没关系,”洛清卓淡笑。他忽然拉过李俭的手,将玉簪放到了他的手上,“陛下若是有心,且去问问这是何意,再考虑是否要为臣绾发。”

许是洛清卓的体温太烫了。

烫的李俭手一抖,差点就没拿稳这簪子摔碎在地上,叫这五百两黄金打了水漂。

——在这一刻,楼下此起彼伏的拍卖声悄然远去。耳畔唯有如擂鼓般砰砰作响的心跳声,渐渐隐匿在这清冷的雪岭青松气息之中。

楼下顾相与霍大将军的义卖品都拍卖完了。

顾相采纳了长子顾瑾的建议,亲手在锦帛上写了篇《祭江陵流民》。全篇五百三十一字,情真意切文采斐然;一手隶字肥厚粗拙,筋健洒脱,更是古今之冠!

这篇文章最终以五百两黄金被一名莫姓商贾拍下,据说他决定带回府邸后好生装裱起来,流传后世说不定能成传家宝!

霍大将军捐献的是一把断裂的佩刀。众所周知,霍大将军曾用这把刀砍下过匈奴胡族首领的脑袋,凭那一刀逼退匈奴,后官拜大将军。

这把刀虽然断裂了,但意义非凡。众人一眼看去只觉刀光寒冽,非但刺的眼睛生疼,更令人心生恐惧退怯之意!

大雍与匈奴积怨颇深,听闻此刀典故,众人纷纷拍手叫好,盛赞霍大将军威猛。听得霍大将军谦虚一笑,抬手示意大家停止拍彩虹屁。

这把刀最终以八百两高价拍出,买下它的是弘农杨氏麒麟子杨悯,亦是这次科考的第四名。

拍卖至此,所有义卖品似乎都已拍完了。

但方內侍却并未宣布结束,反而又从侍从手中接过一小个木盒:“诸位,现在奴展示的是由陛下捐献的最后一件义卖品!”

他说罢,打开木盒,取出折扇高高举起:“此物名为折扇,是陛下亲手制作!”

他见众人都将目光放到了这把折扇上,善解人意地将之打开,让大家后看清这折扇与如今的羽扇有何不同。

他甚至走下义卖台,在顾相与霍大将军面前站定,将扇面展示与众人观看欣赏:“这一扇面是皇后亲手所绘寒梅,陛下有言,他曾听一位文士咏过一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过寥寥几字,便全然写出了这寒梅品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众人默读着这首诗,凝视着扇面上那几枝淡而高雅的水墨寒梅,眼前完全出现了一幅“墙角寒梅独自怒放,幽香袭人”的画面。只消一眼,便可体会到诗中那顾孤芳自赏、不随波逐流的凛然清高!

“好诗,好画!”众人纷纷眼前一亮,顾相道:“方內侍,陛下可说这是哪一位文士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