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包拯的忧虑(2 / 2)

现在的朝堂上满是旧党之人,他们宣称要尊大宋的祖宗之法,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宋日益强大……</p>

这场御前会议终以互相妥协而达成共识,贾昌朝建议赵祯不要杀了这求死心切的两人,而是改为脊杖加流放。</p>

包拯有些意外,但还是附议,他认为此二人想要扬名,百姓都认为他们说了真话而被朝廷之罪,被官家下狱,不久便将以身殉道。</p>

越是如此反而越不能杀了他们二人,倒是章得象认为该刑以大辟,为此不光身为枢密使的庞籍反对,就连参知政事文彦博也认为不该杀这两人。</p>

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查方毅之事已没人再提,因为紫宸殿中的所有人都知道他说的是实话,除了交由皇城司秘密搜捕之外,光明正大的说他叛宋反而会让那些不堪之事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p>

在场都是聪明人,也多少涉及到自家利益,谁也不希望赵祯继续追查此事,一个小小的开拆司录事官而已,没有必要大张旗鼓……</p>

首要之务是让东京城的百姓遗忘这件事,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出一件大事,且是关乎大宋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比如榷场货物自由发卖!</p>

榷场终究是朝廷的榷场,河西与大宋商贾可以自由往来,这便是打破了榷场的利益,但榷场则在河西拥有极大的优势。</p>

一来卖给榷场的货物都是物美价廉的,二来河西的商贾都希望快速卖出货物回笼资金,不远万里的运到大宋各州府去买是能赚的更多,但还需向凉州快驿付钱,在大宋各州府开设商号。</p>

但卖给榷场便不一样了,一次便能把所有货物清出,还能结现钱,虽然少了些,但却并不妨碍他们想要用货物把榷场堆满……</p>

大宋朝廷只要把榷场握在手中,别说是收取河西商贾重税,就算没有高额的商税,朝廷和天家依旧能利用榷场的优势轻易收割百姓。</p>

只可惜,相较于河西培养出的大量经济学人才,大宋的官员学者在经济一道上只是初学者,虽不是门外汉,但许多手法拙劣的连河西的商贾都能看清楚,何况是大政府的经济司!</p>

赵祯对查方毅可谓是恨之入骨,但现在的他也知晓孰轻孰重,以河西的能耐想要发动此事,那查方毅以及其全家恐怕早已有了着落。</p>

不过既然东京晨报能够帮查方毅发声,那东京城中的其他报纸就能替朝廷发声!</p>

贾昌朝是个政治老手,赵祯的旨意刚到他这里后他便知晓该如何应对,现在东京晨报已停刊,其他报社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同朝廷对抗,那就该以朝廷发文斥责查方毅叛宋为由头。</p>

一时间东京城的报纸风向大变,尤其是那些背后有着权贵之家的报社,更是出言抨击查方毅乃是彻头彻尾的小人,恶意诋毁朝廷,中伤天家,连带着诋毁宗室,外戚,权贵之家的言论也皆为不实!</p>

舆论被掌握在谁的手中,谁就是正确的,何况毕竟是大宋的中书省亲自行文报纸,同时还有所谓的“名家”解读,百姓中的一部分自然相信此事,毕竟皇权正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