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封燕王(2 / 2)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402 字 19天前

说实话,朝廷这诏书的发布,的确是让很多人感觉到惊讶。</p>

尤其高陵百姓更是自发组织起来,期望李泰不要走,但很可惜,虽然李泰也挺感动的,但该走还是要走。</p>

倒是李泰对完成了工程的那些异族表示,你们是要留在本地,那就登记杂籍的成为大唐民众,或者继续跟着自己前往幽州,到时候办理成为幽州入良籍的平民。</p>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留下俩入杂籍,大约两千人愿意跟着李泰前往幽州。</p>

说实话他们前往幽州到未必是因为那良籍的户口,更多是因为他们觉得幽州距离自己曾经的家园更近。</p>

而且幽州也是异族与汉人汇聚的一个重要城市,说不定能见到就家乡人!</p>

值得庆幸,李泰自己没几个朋友,不需要去一家家的拜访。</p>

不过李泰还是亲自去跟泪汪汪的长乐告别,毕竟这个妹妹李泰还是挺喜欢的。</p>

除了长乐,自然还有长孙皇后,李世民,甚至就算是太子也似真似假的落了泪,仿佛真的很舍不得自己离开的样子。</p>

等到家人们都拜访得七七八八,李泰带着自己五百车绸缎向幽州而去。</p>

而等到李泰真正的展露出了自己的资产,这时候的朝臣们才发现,李泰在成为高陵县令期间,才短短的三四年的时间便是已经敛财到这种匪夷所思的地步。</p>

但在这过程中,李泰一没有贪赃枉法,二没有买爵鬻官,反而把高陵建设得繁荣异常,甚至还翻新了郑白渠。</p>

这些钱好像来得干干净净,就算魏征看着李泰车上拉着的绫罗绸缎都未免有几分的不可思议,因为他想要上谏,好像都找不到上谏的理由。</p>

不论怎么说,李泰这次算真切让世人知道了自己的敛财本事,简直高的匪夷所思。</p>

“贞观三年初这高陵还是一片废墟,甚至连高陵本身的百姓都是难民。</p>

但如今贞观六年区区三年,燕王不但让高陵富甲天下,就算是他自己好像也从中某得了丰厚的好处啊!”</p>

房玄龄不由摇摇头感叹,“燕王此去幽州,说不定真会让幽州成为高陵这般的奇迹。”</p>

“越……燕王的敛财之能,怕真天下无出其右者。</p>

只不过燕王到底是皇室子弟,如此奢靡又如何能为我大唐贤王!”</p>

魏征看着李泰却有几分痛心,感叹道,“到底人无完人啊!”</p>

房玄龄很是嫌弃的看了一眼魏征,当然,房玄龄也很是理解魏征的心态。</p>

或者说,几乎所有的贞观重臣多少对李泰都有几分的别扭。</p>

既赞叹李泰展现出来的能力,又可惜李泰的不完美,不论是身份上,还是自身行为上,多少都有几分瑕疵的。</p>

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泰的赚钱能力几乎跟他的惹事能力成正比,所以朝臣多数很头疼。</p>

但如果是户部与内府监的话,那就相当喜欢李泰了。</p>

毕竟一般上赚钱的事,李泰都会主动拉上两者,至少对比起很多不需要交钱的商人来说,李泰纳税可是相当积极的。</p>

贞观六年春,原本这月本应该是长安百姓为长公主出家的十里红妆而惊叹,但现在却为李泰这个燕王就封时所携带的财富而惊叹。</p>

只不过李泰为官时从没贪污受贿之说,反而整个高陵的发展几乎是整个长安周边肉眼可见的飞速。</p>

所以百姓们开始传说李泰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偶尔一些喜欢赌马的,更是开始主动拜起了李泰的像,以求能够赚钱!</p>

而李泰则是一路马车从长安到洛阳,然后准备去荥阳入永济渠而去幽州。</p>

这一段路算最平稳也最快速的道路了,走水路差不多半个月左右。</p>

不过,李泰在洛阳时倒没想到巡视大运河的杜如晦也一样在驿站中。</p>

李泰主动前去打招呼,“泰见过杜相,没想到今日会在驿站相遇!”</p>

“见过燕王!”杜如晦倒对李泰进行行礼,并没要轻慢李泰的意思,只是看着李泰浩浩荡荡带上的几百车的马车,感叹道:“越王上任,居然带了如此多辎重!”</p>

“嗯!”面对着杜如晦,到底不需要隐藏什么。</p>

身为名相,他既然已经看到自己大大方方的带着这些资源,那很显然,自己带出这些物资,不论李泰是怎么来的,都是经过李世民同意的。</p>

因为不知道内情,杜如晦甚至认为这是李世民赏赐的。</p>

所以李泰大大方方的应答,然后道,“这些辎重就是我前往幽州大展宏图的资本。</p>

有他们的话,我能直接动手,如果没它们我要积蓄一段时间财帛才行。”</p>

“越王如此,如晦在这里预祝燕王宏图大展,使得幽州百姓能如高陵般繁荣!”杜如晦对李泰客气道。</p>

“我虽然有自信能够让幽州富裕起来,不过想要让幽州能够如高陵一般的繁荣,这件事情,却是需要杜相您来搭把手才是!”李泰倒是坦然道。</p>

“哦”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倒是从容笑了笑,并没多说什么。</p>

李泰继续道,“杜相,只要你推进《漕运计划》,那我哪怕在幽州,却也愿意全力配合。</p>

因为我比任何人都明白,京杭大运河对幽州的重要。</p>

所以阿耶如果任命你来处理运河之事,那不论长安农业学府,还是幽州的农业学府,都会鼎立相助,因为幽州若兴,便是兴在这运河之上!”</p>

“那到时候,还请燕王多帮忙!”杜如晦听到李泰的话,看了李泰的态度,正色道。</p>

不得不说,双方倒也没有提钱粮什么的,因为杜如晦明白,如果大运河的《漕运体系》要全面铺开的话,那么与农业学府合作已经成为了必然。</p>

而李泰不论是真心要发展幽州,还是因为当初的事情心有愧疚。</p>

无可否认,只要自己要把《漕运体系》在大运河上全面铺开,那李泰就是最大的助力。</p>

这一刻双方都是政治人物,没得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