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
满朝文武一脸惊愕。
自天圣元年后,大宋朝就没人能当得起庆国二字了。
因为庆字是赵祯最初的封号。
赵祯初封爵,封的就是庆国公,随后是寿春郡王,再是升王,最后才被封为皇太子。
赵祯如今位居九五,他用过的封号,臣子不能用。
可如今赵祯破天荒的将庆字赐给了寇季。
更关键的是,韩地若是封了国,那就彻底跟大宋切割开了,以后韩地就是大宋的属国,而非镇藩。
韩地可以立都、立朝,推行朝制。
以后大宋和韩地邦交,会变得比以前更正式。
而韩地的一切,寇氏说了算。
满朝文武有心要阻拦,但考虑到阻拦了以后,下场恐怕会很惨,最终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了,此时此刻的赵祯也不会在意满朝文武的意思。
赵祯在封了寇季以后,继续道“封狄青为北海郡王,韦室以被三百里,为狄青封地庆国国主寇季、北海郡王狄青二人,晋昭勋崇德阁位;苏洵、包拯,入昭勋崇德阁”
“喏”
“回宫”
赵祯在太阳高高悬空的时候,离开了新宋门城头,带着满朝文武回到了皇宫。
满朝文武觉得赵祯变了。
变得霸道、无情、蛮横、不讲理,心中再无半分仁慈。
赵祯回到宫里以后,册封寇季、狄青等人的诏书送出了宫。
送诏书的人,并没有去追赶寇季和狄青等人,而是一路往辽地而去。
寇季等人的行程很慢,几乎可以说是在挪动。
从离开熊园,到出汴京城地界,足足花费了一夜。
一行人并不急着赶路,所以出了汴京城的地界以后,他们便停下了。
寇季、狄青、刘亨等人带着妻儿,在汴京城外的一些名胜古迹、雅致风景中游览了一翻。
两日后才动身继续启程。
众人一路上游山玩水、走走停停、吃喝玩乐,好不畅快。
碰到了,就往路边的驿站里一住,找一些当地的小吃吃喝一番。
就是这样走走停停,十几日的路程,愣是被他们走了两个月。
两个月后,众人抵达了保州。
同行的队伍庞大了足足十倍。
那些留在汴京城便卖家业,招揽人手的人,以及各家的管家、管事,都带着一大群一大群的车队追上了寇季一行。
人数一口气突破了三万。
浩浩荡荡的宛若行军。
众人在保州停留了三日。
狄青去将自己的兄弟和爹娘一起接上,准备赶往韩地。
寇季则去了保州的三公庙,见了见那个已经老掉牙的军头。
老军头几乎是帮寇季一手撑起了巡马卫。
跑不动了以后,就留在了保州守庙。
一守就是十多年。
跟老军头相熟的人,几乎都去了韩地,只有老军头不肯去。
发誓要守着三公庙到死。
三公庙里奉着赵祯、寇季、陈琳三人的神像。
他们三人曾经有恩于保州百姓,所以保州百姓将他们奉到了庙里。
寇季亲自去邀请老军头去韩地,还是被老军头给拒绝了。
寇季也不好强行带走他,最终只能遗憾的离开。
一行人再次启程。
很快就入了幽州地界。
放眼望去,幽州的一切让寇季等人赶到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幽州内的一切,跟大宋腹地的一切没什么两样。
陌生的是,昔日那个任由他们率军纵横的幽州,早已消失不见。
燕云十六州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劫难,最终涅槃重生。
往日里刀兵驰骋的幽州大地上,不见兵马的踪影,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忙碌的劳作的百姓身影。
新修的官道上,商队络绎不绝。
有载着皮毛等辽东特产赶往大宋腹地的,也有载着精美瓷器和绫罗绸缎赶往辽东的。
寇季一路上尽量不打扰地方。
但是路经幽州城的时候,还是被百姓们拦下了。
百姓们奉上了自己的心意,领着自己的后辈,默默的给寇季磕了一个头,就离开了。
他们为何给寇季磕头,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昔日寇季入幽州,放下了话。
说他终有一日会让燕云十六州回到大宋,说他会让燕云十六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此话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大话。
甚至被传唱成了数十个不同的版本。
但到最后,寇季兑现了他的承诺。
百姓们不动朝堂上的那些蝇营狗苟。
他们只知道,寇季离朝至今,官府没有人夹道欢送,那就是官府容不下寇季。
官府容不下寇季,他们容。
官府寒了寇季的心,他们暖。
也正是因为如此。
给寇季叩首的人,从幽州城开始一路到古北口,就没有停过。
无论是苏洵、包拯、狄青、刘亨,还是幽州等地的官员,都觉得,如此才算是大丈夫。
寇季一行人到了古北口,叩头的人少了。
但是送礼的人多了。
古北口的禁军将士,几乎将古北口附近的山林清理空了,给寇季送了不少珍贵的皮毛等物。
古北口守将王凯,更是率领着亲随亲迎三十里。
又亲送了三十里。
若不是寇季不肯在关城内歇息,王凯还准备多留寇季几日。
出了古北口,就是一望无际的丛林和良田。
以千亩为限,五百亩树木,五百亩良田,几乎成了古北口以外所有土地的标配。
古北口以外的土地,就像是被刀子化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方块。
每一个方块,都是一个农庄。
庄户人数不多,主家一户,从家十户。
主家一个个像是土财主。
从家虽然穿着打扮不怎么样,但是一个个精神饱满,显然是吃喝不愁。
偶尔会有马群、牛群、羊群,在丘陵和山间奔跑。
丘陵和山林并没有被开垦,所以成了放牧人的乐园。
虽然没有了策马驰骋千里的快感,但是看着一个个牛羊一点点长胖,放牧人脸上的笑意十分浓烈。
寇季最喜欢的还是那些背着书袋子在大道上你追我赶的孩童。
一些孩童还坐在牛车、驴车上缓缓前行。
拉扯的大多数是罪籍。
但是坐在车上的孩子,却分不清楚是百姓的孩子,还是罪籍的孩子。
他们个凑在一起,拿着书本,贼头贼脑的四处张望,十分有趣。
“张公功盖千秋啊”
寇季入渤海府的时候,幽幽的感叹了一句。
辽地的百姓和罪籍能够和平相处,全是张知白的功劳。
辽地从昔日战火纷飞,你争我夺的场面。变成了男耕女织,欣欣向荣的场面,都是张知白治理辽地多年的功劳。
入了渤海府。
寇季等人就有些伤感。
唯有刘亨没心没肺的在哈哈大笑。
原因是刘亨不打算跟着寇季去韩地,他打算去西阳帮自己的儿子刘伯叙经营一番西阳,指点一下刘伯叙。
寇季也没有自私的将刘亨拴在身边。
刘亨为兄弟情义,扔下了儿子,陪着他在汴京城待许多年。
如今也该跟儿子团聚了。
渤海府码头上。
两艘有别于其他船只的大船停靠在岸边。
大船不止是木料营造的,上面还有许多铁皮、铁角。
更重要的是配备着一些床弩、重弩等武器。
船上的水手更像是一个个的兵卒。
据说一艘船可以容纳一千三百余人,可以栽许多货物。
反正在寇季眼里,这两艘船算得上是他在古代见过的最大的船只。
寇季依稀记得,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了海船,最大的可以载一千人,以及许多货物。
也就是说,停靠在渤海府码头的两艘船,恐怕已经超过了郑和下西洋用的大船。
寇季觉得,这大概是木船的极限。
没有具体的参考物,寇季只能依照自己的揣测评判。
寇季吩咐人将他为刘亨准备的货物搬上了船,眼看着刘亨招揽的人徐徐上了两艘大船,还有一些人登上了两艘大船周边的小船。
最后又眼看着刘亨踏上了上船的梯子。
刘亨站在梯子上,眼中有些泛红的冲着寇季喊了一声,“四哥,等我帮伯叙那个臭小子打理好了西阳,我就去韩地找你。”
寇季笑着点点头,目送刘亨登上了大船。
眼看着刘亨坐着大船缓缓远去以后,才笑着对身边的苏洵、包拯、狄青三人道“知道我为何不伤感吗”
苏洵、包拯、狄青三人一愣,缓缓摇头。
寇季笑眯眯的道“我赌他明年今日,会驾着船出现在韩地的码头。”
狄青有些茫然。
苏洵和包拯也皱起了眉头。
三个人才了一会儿,猜不透,包拯便开口询问,“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