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辞片刻不敢但耽搁,提起步子就朝两仪殿的方向跑去。
她手上攥着女君的玉佩,见此如女君亲临,这一路过来自然没有一个禁卫军士兵敢拦着。
从两仪殿到太极殿也不算远,不到一刻钟的脚程,而且沈清辞也施展了自己最快的轻功,但她却感觉自己好似怎么也跑不到头。
等好不容易才跑到玉石阶前,她竟有些腿软。
在外面的守卫正是昨夜在太极殿外的禁卫军领队萧贺,远远见到是她便让开了身子,并亲自去请了传旨的太监。
沈清辞朝萧贺点了点头,也顾不得形象了,几个跨步上了玉石台阶。
临到了大殿门口,殿内众臣议事的声音不断传来,沈清辞才隐隐松了一口气,到底是赶上了。
她没有急着进去,而是无声的跪在了殿外。
萧青岚一袭龙袍加身,最近的她比起之前来整整瘦了一大圈,因为事发突然,尚衣局都还没来得及按照她现在的尺寸赶出新衣,那原本合身的龙袍此时穿在她身上便显得有些宽大了。
那如画的眉宇间即使施了一层薄粉,也依然难掩她的病弱之气。
可即使这样的她,整个人也都自带一股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威压。
背对着沈清辞的群臣或许没有发现沈清辞的存在,但在小太监悄悄跑到跟前禀报之前,萧青岚早已经一眼就扫到了匆匆而来的沈清辞。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沈清辞什么都不说,萧青岚也能猜到她匆匆来此的目的。
隔着一殿朝臣,母女俩的眼神碰撞在一起。
一场无声的,看不见的较量在母女俩之间进行。
沈清辞跪的笔直,满眼坚定,不让分毫。
而萧青岚只看了她一眼,目光便落到了别处。
沈清辞也不知道此时她心中所想,她忐忑不安的跪在那里,心里滚过无数个念头。
可一直等到朝会结束,群臣叩拜告退,沈清辞都没听到半点儿关于她的旨意。
她原本提着的一颗心这才终于放下。
在群臣从两仪殿中陆续退出来之前,沈清辞也站了起来,退到了一边。
她在这里也跪了有一会儿,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之前在殿中,被女君的威压震着,自是无人敢出声讨论,才一出殿门,就有无数双带着探究的眼神落在她身上。
就这两日,女君的太极宫突然提拔起来一位掌印女官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前朝。
朝臣们各个都是人精,即使没有亲眼见过这位掌印女官,但见她敢在这时候闯大朝会,也知她不一般,再看她穿戴的官服,便隐约猜到了。
不过,女君尚未离开,即使众人对她好奇,也没有人敢贸然上前同她搭话。
只有一人,顶着众人窥探的目光走至沈清辞跟前,朝沈清辞拱手并招呼道:“周掌印。”
沈清辞回礼:“赵都尉。”
赵佶下意识扫了一眼殿中,又看向沈清辞:“周掌印似乎心情不大好。”
不消说,赵佶那么聪明,应该已经猜到。
沈清辞苦涩一笑。
他们的对话声音不大,但这些朝臣都还没走远,而且各个都对沈清辞揣着好奇,所以恨不得竖起耳朵来听她同赵佶的谈话。
这里当然不是说话的地方。
但赵佶本来也不是为了找沈清辞叙旧的,他抱拳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还请周掌印看开些。”
沈清辞没想到赵佶也会说这种场面话,她正要敷衍两句,不经意抬眸间看到赵佶手腕上露出来的一截银链子。
沈清辞心底咯噔一下,她下意识看向赵佶,就见对方对她露出了心照不宣的微笑。
沈清辞立即就明白了过来。
赵佶刚刚那话是说给外人说给女君听的,他真正的目的是替盛庭烨给她传递消息,盛庭烨在他那里,叫她安心。
那银链子,就是沈清辞之前系在盛庭烨手上的,也勉强算得上是他们的“定情信物”了,她又怎会认不出来。
沈清辞朝赵佶报以感激的一笑,对方见她明白过来,这才转身离去。
这一切发生的极快,在外人眼里,不过是赵佶上前同周掌印打了声招呼,客套了一句罢了。
送走了赵佶,女君身边的大宫女秋燕已经到了沈清辞身后,请了沈清辞去内殿。
还未跨进门槛儿,沈清辞就已经闻到一缕兰香。
萧青岚已经卸了王冠,由着宫女替她换上了一身常服,她如墨的青丝只用一根发带绑在后腰,此时她有些慵懒的靠在贵妃榻上,面色虽然还带着病气,但整个人说不出的放松,同刚刚一脸冷傲高坐王座的女君判若两人。
“阿菀。”
萧青岚招了招手,“来。”
沈清辞提步走了进去,屋子里的宫女太监都被屏退。
偌大的屋里只剩下她们母女两人。
已经开春,天气回暖,但萧青岚依然十分畏冷,屋子里还燃着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