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所说之事,也是诸葛瞻想要做的。
只是他本来想着等到拿下陇西之后再解决南中的事情的。
不过,既然蒋琬现在有了这个想法,调换一下位置也不是不可以。
“吾愿往南中一行,只是可会耽误北伐之事。”
蒋琬摆摆手:“思远无须担忧,北伐之事不急于一时,许多事情尚未准备好,汝尽管去便是了。”
“好,南中之事我会尽心而为,只是我需调动一批少府的工匠与我一起前往,还请大将军批准。”
蒋琬大手一挥:“你需要什么,上个条陈上来,无有不准。”
三日后,蒋琬加诸葛瞻为护南蛮校尉,率兵本部一千五百人马直奔南中而去。
这个护南蛮校尉,是蒋琬临时想出来的官职,与护羌校尉、护匈奴中郎将等等差不多。
也是一个秩比二千石的大官了。
之所以要给诸葛瞻加一个这个官职,原因很简单,就是方便诸葛瞻在南中行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有了这个官职,诸葛瞻就可以不受掣肘了。??
此时的庲降都督治所被马忠移到了味县。
这个味县在今云南曲靖一带,距离蜀都足足有一千四百多里。
不仅距离远,而且道路也是崎岖难行,经行之处山川密布,好在马忠确是一员良将,贯通整修了南中境内往蜀都去的道路,即便如此,诸葛瞻也花费了足足二十天的功夫才到味县。
这还是在诸葛瞻加持了疾行特技的情况下,比之一般的军队行军速度快百分之三十,否则的话一个月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到。
这也是蜀汉对南中难以彻底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那就是道路问题。
诸葛瞻这个时候才突然想起来,自己还应该发明一个东西那就是水泥。
当然现代化的水泥,诸葛瞻可能造不出来。
但是土法水泥并不难啊。
只需要熟石灰、沙子和水三种原料,1份石灰,2份黏土粉,3份沙子或碎石,适量的水,经过搅拌就能制造出相当强度的水泥。
这种水泥或许建造高楼大夏不行,但是在这个时代那就是大杀器。
尤其是用来铺路那简直杠杠的。
原料简单而且十分便宜,并且可以大量的制造。
诸葛瞻来到味县并未见到马忠,马忠已经带兵前去平定獠人叛乱去了。
没见到马忠,诸葛瞻却见到谯周。
虽然马忠不能违抗朝廷的命令,起用谯周为官,但是给谯周的待遇还是十分不错的。
毕竟马忠本身也是益州人,对于身为益州大儒的谯周照顾一二倒也不意外。
谯周这个人,诸葛瞻虽然十分不喜欢,但并不是说他没有优点。
比如说坚韧便是他的优点。
这老家伙被流放到了味县之后,并没有消极颓废,反而与被一同流放在这里的许慈的人开始了教学,传授经义学问,倒也收了不少弟子,颇受南中本地豪族的敬戴。
诸葛瞻对此并未说什么。
只要他们不造反,随他们去吧。
他们这也算是为华夏文化做贡献了。
谯周和许慈看到诸葛瞻竟然来了南中,心中都是惊讶。
不知道这小子来这穷乡僻壤干什么。
不过,想到前些时日听到的消息,谯周和许慈都是心中一动。
难不成这小子为了那些獠人叛乱而来。
两人对诸葛瞻自然是十分仇恨的。
要不是因为他,他们岂会到这不毛之地来。
于是乎,两人心中便动了心思。
在见到诸葛瞻的当晚,谯周与许慈密会了几个豪帅,然后第二日,便有几个蛮人出了味县,直奔越巂郡和兴古郡而去。
诸葛瞻自然不清楚这些事情,即便是知道了,诸葛瞻也不放在心上。
对于这个时候的华夏来讲,打蛮夷是十分轻松的。
主要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个是两汉遗风,此时汉人对蛮夷有一种天然的心理上的优越感,一汉当五胡绝非是说说而已。
二是因为蛮夷武器装备十分垃圾,很多人都还用石棒等武器,铁质武器十分稀少,更不要说什么盔甲了。
如果真的有盔甲的话,孟获也不至于会搞出藤甲兵来。
搞藤甲兵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蛮人不会冶铁,更造不出盔甲。
三就是蛮人基本不懂兵法,还处于一种打仗一哄而上的状态。
有这些有利因素,大汉往往只需要出动几千兵马就能平定蛮人数万乃至十余万人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