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1 / 2)

辽东之虎 千年龙王l 3632 字 26天前

李枭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份,对于京里面的这些政治动荡。李枭总结为狗咬狗

如果说是在刚开始穿越过来的时候,李枭本能的会同情东林党人。甚至,李枭还会帮助东林党人。对魏忠贤无耻的政治陷害,表达出离的愤慨。

从小到大,李枭接受的教育都说东林党是好人,是正面人物。敢于和龌龊,卑鄙,阴险的魏忠贤,做最坚决的斗争。

可真到了到明朝,李枭才知道东林党这些都是个什么货。

魏忠贤不是东西,东林党那些人也不是什么好鸟。

无论是魏忠贤,还是东林党。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政客

政治是人类最危险,最无情,最没有道理,最考验智商的一种斗争形势。

胜利者可以品尝到权利的甜美,可以无所顾忌的肆意行使自己的意志。

而失败者只能品尝到灰暗,颓唐,他们会受尽无数的侮辱,至于身死族灭更是寻常事。

政治斗争就是这样的零和博弈,胜者可以拥有一切,而败者只能匍匐在地上,等候胜者无情的发落。

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尽管被后事无尽的美化,也改变不了这是一场政治斗争的事实。

无论是东林党获胜,或者是阉党获胜。这对大明朝来说,都未必是好事情。

东林党要保全的是士大夫不交税,不纳粮,不服徭役的既得利益。魏忠贤们要保全的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不会受到其他政治势力的威胁。

所以说,说到底这是一群狗咬狗的政治斗争。无论谁胜出,大明朝的老百姓该缴税还是缴税,该挨饿还是挨饿。税吏们的嘴脸,不会因为朝廷的大官儿换了人,有丝毫的和善。

五爷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李枭只拿着当故事听而已。李枭知道的其实比五爷更多,比如说杨链左光斗他们这时候正在接受惨无人道的拷打。

比如说杨链最后脑袋里面会被钉进去一颗钉子

这一切都不是李枭要考虑的事情,李枭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打好锦州这一仗。

朝廷拨付火药,李枭连一两都没留,全都给了袁崇焕。甚至李枭还弄了两门老旧的佛郎机炮给袁崇焕,甭管好不好用,在城头竖着怎么着也能壮壮胆儿。

十一月到了,五爷去辽东抓了几个正白旗的旗丁。把他们带到了皇太极的跟前,让他们主仆见面之后。李枭对这几位旗丁好吃好喝好招待,临走还附送了一封信。

信中详细罗列出了李枭索要的物品清单

黄金五万两,白银八百万两。铜二十万斤,被俘汉人三十万人。上等东珠九万颗,上等长白山人参十万斤。猪八万只,羊四十万只,牛一万头。

还有什么貂皮二万张,上等木材八十万棵,生铁一千万斤之类的条件,都属于是小意思。

努尔哈赤拿着李枭那封勒索信,气得面色潮红手脚发抖,很有些中风的前兆。如果努尔哈赤就此中风,李枭一定会非常失望。

“王八蛋这个李枭是阿其那,塞思黑”抢劫惯犯努尔哈赤现在居然被勒索,这让无往不利的后金大汗非常愤怒。

熊掌一样粗壮的手在书案上不挺的拍打,差一点儿就把结实的松木书案给拍塌了。

“太过份了,这他娘的就是绑票”代善同样愤怒。

“玛父,救救我阿玛”豪格跪在努尔哈赤的面前,正白旗如果易手,皇太极家里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

实际上,早在一个月前。努尔哈赤就知道了皇太极落到李枭手里,李永芳派去倭国的细作。经历了两个月的跋涉,才回到辽阳把事情禀报给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一直都在等,他在等李枭的勒索信。现在等到了,却没想到李枭居然开出这么个条件。

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了,这他娘的是鲸鱼大开口。

黄金五万两,这还不算过份。毕竟皇太极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白银八百万两,这就算是掏空了后金的国库也算是凑得出来。

上等东珠九万颗,上等长白山人参十万斤

还九万颗,十万斤。

东珠的采捕十分艰难,在乍暖还寒的四月跳入冰冷的江河中采捕珠蚌,刺骨的寒冷可想而知。尤其是上等东珠的得来更为不易,有时在盛满船只的成百上千的珠蚌中才能得到一颗上好的东珠。

努尔哈赤最宠爱的阿巴亥头顶上,也不过就是十三颗冠珠而已。李枭这王八蛋还真敢张嘴,一下就要九万颗。他娘的就算是把江里面的东珠都捞光了,也凑不出九万颗上等东珠。

长白山人参,那得是采参人冒着迷路的危险,在长白山里面转悠才能采到的宝贝。东北三大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一要就是十万斤,你当长白山人参是你家地里的萝卜

更别说貂皮两万张,生铁一千万斤之类的话语。他娘的后金加起来,连一千万斤铁矿石都没有。

看着跪在地上的豪格,努尔哈赤心里就有气。这样的条件怎么能答应,就算是把后金卖个底朝天也弄不出来这么多东西。

李枭的这封绑票信,可谓是历史上价值最高的绑票信。

“豪格你起来”杜度把豪格搀扶起来,因为父亲的关系。杜度在八旗中非常弱势,但他和这位堂弟的关系还算是不错。看到努尔哈赤阴沉的脸,杜度连忙扶起了豪格。

“父汗该死的李枭要这个价码,明显是不准备和咱们谈。老八被李枭抓了,索性咱们一部做二不休,全军出动攻击山海关。反正现在撕毁协议的,也是大明朝不是咱们。”莽古尔泰站了出来。

努尔哈赤看了一眼莽古尔泰,这个夯货才不会在乎皇太极的生死。他是想着借此由头,去大明的地方抢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