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定向招聘(1 / 2)

贞观帝师 石肆 1561 字 26天前

“小婿谢过岳父大人!”夏鸿升一见李世民应下了帮忙的事情,顿时大?11??,连忙起身行礼:“岳父大人圣明!果然不愧是尧舜禹与,千古之明君,乾坤日月,万世之圣王!”

“有话快说,休要放屁!”李世民瞪了夏鸿升一眼,很是恶狠狠的说道。

夏鸿升赶紧收回了拍马屁的话来,对李世民说道:“其实方才小婿已经向岳父大人说了!军机坊如今大都是干了一辈子活的老匠人,在带着去研究,去革新那些技术。这些老匠人们虽然经验丰富,在长久的实际操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但是这些经验却缺乏想对应的理论,故而经验也只是经验,却没法形成可以让其他人学习,可以有效传承下来的学问,也因为没有相应的学识的支撑,往往只知其表,不知其里,难以更深一步的精进。而若是有系统的学习过工学的学子进入军机坊中,便正好可以补足这一块。如此一来,老工匠有实际经验,学子有理论知识,两者相互结合,老公讲的经验可以反馈给学子的理论,学子的理论和学识,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如此一来,军机坊的技术才能够不断得以深化和进步。同样的,司农寺里的官员们,知道何时该让农人种植何物,却不知为何此时可以种植此物,亦不知如何通过一些手段去改良土地,改良种子,使得产量更多。亦不知道如何让农人构建循环农业,不知如何做出使得农人事半功倍的工具来。岳父大人,这些朝廷机构里面,本就需要一些能够根据现有的实践经验,去看到背后的本质的人。这些学子,正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是现如今大唐唯一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人了。故而,小婿想求岳父大人下旨,答应军机坊、司农寺,太医署等机构,可以对泾阳书院实行定向招聘!”

“定向招聘?”李世民新奇的重复了一遍,对夏鸿升问道:“这词儿可是新奇的紧。这招聘二字,朕倒是知道。汉刘向于《新序·杂事五》有言:庄王於是乃招聘四方之士,夙夜不懈。故此二字,乃招徕聘请之意。只是,何谓定向招聘?”

夏鸿升答道:“招聘之意,正如岳父大人所言。这定向嘛,就是定好了方向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定好了方向去招聘人才。也就是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事先给出明确的,限定了具体的方向或目的的条件。就比方说当初军机坊招收匠人,指明了就要经验丰富,干这一行三十年朝上的老铁匠,年限不到,不是铁匠不要,这就是定向招聘。”

听罢夏鸿升的话,李世民了然的点了点头,说道:“果然同朕想的没错,你小子是想叫朝廷下诏,指名道姓的从你泾阳书院里往军机坊、司农寺之类的地面纳人!”

夏鸿升腆着脸皮对李世民笑道:“岳父大人英明!反正军机坊这些地方也需要泾阳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而小婿也正好想给这些个专业吸引来些学子来。所以小婿就想着,干脆能让陛下您下道旨意,凡是从泾阳书院之工学、农学、医学专业完成学业附和要求卒业的,可以直接进入军机坊、司农寺、太医署这些地方,成为大唐之公务人员!”

李世民盯着夏鸿升哼哼哼的笑了几声,挑着眉毛说道:“寻常人等,若要成朝廷官员,须经由举荐,或是通过科举,又或是于国于民有了功绩者,方能得以委任。你个臭小子,胃口倒是不小,想要你泾阳书院结业之学子,一出来就成朝廷官员?!”

“这个这个……岳父大人,这也是权宜之计,是一时激励之策嘛!”夏鸿升对李世民解释道:“现如今朝廷也需要这么做,来为军机坊,为司农寺等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机构,补充专业的人才来。而且,此举激励、吸引了不少人投身到这些行业之中,过去几年,这些行业的作用凸显出来,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就不需要这些激励之策,自然也有人报这些专业,投身这些行业之中了。就拿军校来说,以前都看不起兵卒,而现如今呢?不须再有什么分田免税的举措,每年也有极其多的人愿意投身军伍之中了。这固然与朝廷的重视和宣传分不开,可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朝廷的重视和宣传之下,军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人们开始尊重军人了。当军人能够获得重视和尊重,所以人们才乐于积极的去投身此中了。于工匠之类,也是一样的。工匠可不仅仅是做做器物那么简单,岳父大人如今不是已经见识到了?可以说,一个国家工匠的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能不能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物件,能不能不断的进步,保持先进。岳父大人这您也都是已经看在眼里的了。所以,通过这个措施,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这一行业里面,使得这个行业更加发展,而不成大唐这个大木桶的短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