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防疫
杭州,古井村。
苏轼和唐慎微在村中考察,带领他们的,是苏轼的好友,黄州名医庞安。
浙江今年年成极度不顺,先是闹水,后边闹旱,之后闹风,接着瘟疫。
真实历史上的这连续四场灾害,让杭州一地就损失了七十万的人口。
好在如今的两浙路,是经过苏油整治的两浙路,两浙路的核心太湖流域,如今的溇港和水利工程早已大成。
太湖上游的诸多山溪湖泊,都被改造成了水库,加上有了方便快捷的电报通讯,水库能提前得到通知,放水增容,待到洪峰抵达,发挥出蓄水作用。
洪水最让人畏惧的就是洪峰,人类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就是一个减峰消谷的过程。
利用水库抗过洪峰过境的那个短期危机,对于消弭水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旱情。
对付旱情到今天,尤其是在两浙路,有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还是水库,保证了环太湖溇港水田这个两浙路的基本盘。
前任杭州知州杨绘得到了苏油的偏心支援,除了遍地机井,还有大量的抗旱作物。
苏油下令杨绘大量推广甘薯、玉黍,改水田为旱田,同时在田边地头,推广木薯和凉薯。
虽然不能作为朝廷的税收用粮,官仓减收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但是民间存粮却极大的丰富起来,甚至超过了平年。
主要是木薯和凉薯太高产了,一亩能够收成数千斤,干燥之后也比稻子收成高。
虽然这些东西不符合宋人现在的饮食习惯,比如甘薯这玩意儿,吃多了心烧得慌,但是现在的关键是活命。
当苏轼赶到杭州的时候,不由得对苏油的先见之明额手庆幸。
前几年日子好过的时候,苏油坚定大力推行粮食储备政策,如今虽然还没有达到开辟国家商用粮库的程度,但是起码作为国家粮食大基地和南海粮食的大中转基地,两浙路的常平仓、广惠仓囤积了多年的粮食,足支五年。
还有民间,国家推行按地亩分等纳税制度之后,民间开始大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尤其在两浙路这等鱼米之乡,家家户户都储备了不少余粮。
天降小幺叔,三十年间,大宋已经天翻地覆,否则如现在水旱连踵,家国无储,繁荣的两浙路立刻就会翻成人间地狱。
还有一处关键,就是两浙路发达的交通。
朝廷的援助能够通过铁路一日送到楚州,然后通过蒸汽运河船,海船南下杭州。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药品。
还有电报,让地方能够及时请示并得到答复,鉴于今年台风厉害,苏轼上奏朝廷,要求两浙路今年缓发朝廷漕运的请求,两个时辰就得到了朝廷回复。
苏轼命人将电报抄录到衙门外张贴,杭州粮价应声而落。
但是并不是说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两浙路基础本来就好,又是大宋三十年来第二处发展起来的地区,人口已经高达三千万,除了平野,也有山区那样朝廷能力还达不到的地方。
因此各地城镇,一样出现了流民。
如今吃饭和住宿问题不大,可是大量流民居于城镇之外,造成了严重卫生问题。
瘟疫随之而来。
幸好大宋的医疗条件也和数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赵頵搞了十来年,八百多卷的医典可不是开玩笑的。
病因很快搞清楚了,痢疾,这也让苏轼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