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1 / 2)

权倾南北 然籇 1310 字 13天前

现在大汉拿下了关中和西北,这张网自然也就没有必要需要那么多人维持,白袍抽调了一部分人前去河北加强对河北的控制,而剩下的人,则陆续南下。

这些南下的人,多数都是南方本地人,他们的目标,就是各地的世家,不仅仅的是那些想要站在大汉对立面的世家,还有这些跟随着朝廷的世家,任何家族的风吹草动,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李荩忱的案头上。

这些南方的白袍,多数都是出身军中,也就多数都是贫寒子弟,对于曾经的他们来说,世家高高在上,就像是天神一样主宰着一切,甚至自己家人的生死都在世家的手中,因此他们愤恨世家主持的所谓的公平,但是却无从反抗。

现在他们手中握着生杀大权,也有着身为大汉将士的责任,所以他们只会牢牢地盯住世家的一举一动,他们一旦有任何不可的行为,这些白袍将士们不介意将这些行为上报,然后动手将世家的野心和欲望扼杀在摇篮里。

除了白袍这在暗中的利刃,李荩忱也在积极地调动兵马,完成各地兵马在战后的换防,尤其是曾经北上的军队正在陆续南下。这一次李荩忱班师回朝,可不仅仅只是带回来耀武扬威的,一些已经上了年纪的士卒将会完成和地方新招募的乡兵的换防。

大汉现在实行的军队制度实际上就是鼎鼎大名的府兵制,这也是南北朝时期最流行的征兵制度。

府兵制就是士卒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减免全家赋税,但是战争一旦开始,士卒需要自备兵刃马匹参战,听从折冲府的命令集结调动。

这样的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一个成年男子的作用,毕竟在这个战乱频发的时代,成年男子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不过这样的制度终究也有弊端,战争时间一旦延长,士卒在边疆常年不得回,导致田野荒废不说,百姓也不想忍受这种家人长期在外分离的痛苦,因此在历史上唐朝鼎盛时期,反倒是帮助建立了盛唐的府兵制逐渐落寞。

针对这个情况,李荩忱对府兵制也是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汉军将士战时为兵,平时也为农,但是这个农并不是耕种自己的土地,而是耕种军营附近的土地,朝廷会在军队屯驻的周围统一划出来一片土地让军队进行耕种。

而这就意味着军队的征发并不是时而回家、时而在军营,而是在整个军队期间都是在军队这个整体之中的,实际上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兵役制度。

士卒在军中的时间一般是五年左右,当然征兵的时候年纪就已经大了的也会相应减少,这就意味着最多五年之后,士卒就可以返回原乡,而在原乡之中,他们依然会保持自己乡兵的身份。这些乡兵其实才更类似于府兵,他们平时耕作自家的土地,等到战时会集结起来作为主力大军的预备役,当然等到乡兵上阵的时候,几乎已经是战火烧到家门的时候。

为了保卫家乡,乡兵们自然也都会拼命。

而且和府兵制不同,得益于大汉流水线式的兵器生产,大汉的士卒是不需要自带兵刃的,一旦他们从军,朝廷会统一发放兵刃,而等到士卒退役之后回到家乡,这些兵刃只要还完好,他们可以直接带着去乡兵之中,这样既可以减少朝廷对乡兵兵刃的供给,又可以避免大量的兵刃,尤其是还可堪用的兵刃流落民间。

同时在大军集结出征之后,地方上并不会停止招募兵马,新招募的士卒会先集中在地方乡兵的兵营之中进行训练,负责训练他们的正是那些退下来的老兵们。

这些老兵多数都有临阵杀敌的经验,而因为都是一个地方的缘故,所以新兵之中多多少少都有他们的兄弟子侄,在训练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这些老兵会有藏私或者欺辱新兵的行为。等到下一批老兵再退回来,新兵们自然就会被拉走补充他们的缺口。

现在大汉北上的军队中已经达到服役年限的士卒追随陛下南还,他们将会返回地方,自然地方上的新兵也会补充进军队。

这些返回地方的老兵多数都有追随李荩忱北上直入关中甚至北方草原的经历,更有甚者还有当年随着李荩忱入蜀的老卒,忠诚自然是不用说的,因此有他们在地方上,就是李荩忱手中最大的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