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六章 来自历史的教训(2 / 2)

权倾南北 然籇 1261 字 10天前

唐太宗应该也是吸取这样的教训,所以再也没有敢让水师担任主攻,并且自己也亲临陆路,保证所有进攻都万无一失。

而现在的李荩忱,却对大汉的海军有足够的信心,原因无他,此海军非彼水师也。

海军的战船完全能够实现跨海远征,再配合以足够的运兵船,在很多的时间内就可以把远超过四万的兵马投放到高句丽漫长海岸线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和隋军水师跨海远征就跟赌命一样不同,大汉甚至还能从容的建立起来从青州、辽东等地前往高句丽的海上运输线,源源不断的运送各种粮食、器械还有兵员。

这和来护儿总共就这么多可调动兵马和粮草,所以必须寄希望于能够出其不意、擒贼先擒王不同,大汉海军完全可以在海岸线上开辟出来一处甚至于好几处根据地,然后慢慢向前蚕食,甚至于大汉还可以就地建立起来城镇,直接和周围的大大小小城塞展开贸易。

高句丽本来就像是一个城邦联合体,高句丽王分封麾下文武为各处城主,城主具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分管地方事务。隋唐两代进攻高句丽,也是辛辛苦苦的先打破高句丽王亲自坐镇的辽东城,然后还得扫荡辽东城周围的安市州等地,不然的话高句丽王的投降可不代表着安市城主的投降。

所以话说回来,这些城主的投降与否,实际上高句丽王是约束不了的,只不过大家面对中原王朝的压迫,所以必须要抱团取暖罢了。可是假如中原王朝给的不是压迫,而是好处呢?

这些城主还会忠心耿耿为了高句丽卖命么?

尤其是高句丽的南方,并非没有任何威胁。

三韩者,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现在单纯就整个三韩半岛上的局势来说,占据优势的实际上是新罗,新罗在三十年前攻占了百济的汉江流域,将三韩半岛上最富饶的这一片平原纳入掌控之中,并且切割开了百济和高句丽,迫使百济臣服于高句丽并且双方联手对抗新罗。

结果这场对抗持续了三十年,也不知道是因为高句丽实际上也眼馋汉江之地,还是因为高句丽的扩张重点依旧在北方,至少现在在三韩半岛上,依旧是两强一弱的态势,有高句丽在,新罗虽然吞并不了百济,却也在暗暗积蓄力量,更重要的是,新罗人显然意识到了中原已经有一个崭新而强大的王朝在崛起,因此已经开始派遣使者前来和大汉联络。

历史上的新罗就是从唐朝借来兵马,一举攻破残存的高句丽和百济,最后双方以大同江为界,以北为唐,以南为新罗,新罗也达到了全盛时期。

现在的新罗人,未尝不是抱着这样的心态。

长期以来,中原王朝都在尝试着征服这一片曾经应该属于商代后人的土地。

只可惜这片土地距离中原实在是太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