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陛下祭太庙自然会有礼部的官员去操持,我们担心什么啊。”
“傻孩子!”
郑成功摇了摇头道:“为父手握重兵,虽说在北伐的过程中立下不小的功劳,但天下评定后势必会引起天子的猜忌。这是历朝历代都证明的事情。权臣要想得到善终,要么得学会自污,要么得学会放权。”
“父王的意思是?”
“为父自然会放权,但仅仅如此怕还是不够。只要你在军中天子势必不会心安啊。咱们父子要放权就都放权,离着军队远远的。”
郑成功叹了一声,顿了顿道:“为父可以当个闲散王爷聊度余生,但你毕竟还年轻,为父不忍看你荒废了大好时光。所以这次陛下进京,为父便是豁出去这张老脸,也会为你求一个礼部的官职当当。”
“为什么一定要是礼部?”
“傻孩子,为父就知道你会这么问。若论六部之中的重要性,肯定以吏部为尊。吏部尚书又叫天官,是为百官之首,吏部又掌握官员任免考评,讨好他的人不计其数。可你有没有想过,身处吏部便是等于身处舆论漩涡之中,稍一不留神就会身败名裂。即便谨小慎微,别人背地里也指不定会朝你吐吐沫,戳你的脊梁骨。”
郑成功很认真的讲解道:“所以吏部你是一定不能去的,以你那直肠子去了吏部非得碰的头破血流。”
知子莫若父,郑成功对郑经实在是太了解了,毫不犹豫的点破到。
“除了吏部,就是户部最重要了。户部管钱,是朝廷的钱袋子,非心腹不能居之。为父也想过让你去户部,但你要知道户部也是纷扰最多的一个地方。去了户部,很难保持出淤泥而不染,与其被人浸染同化,还不如根本就不进这个大染缸。”
郑成功毕竟是国子监出身,对于清廉还是看的比较重的。
倒不是他不信任郑经,而是觉得没必要冒这个险。
“除了吏部、户部。其他几个部门都差不多。别看兵部、刑部是实权衙门,但戾气沾的太重,为父不希望你去。剩下的就是工部和礼部了。两者虽然都是清闲衙门,可地位却是大不一样。或者说工部是清闲,礼部是清贵。”
“这个儿子知道,大明有不少阁老都是从礼部出来的。”
郑经找到机会插话道。
“你啊,倒是个鬼机灵。”
郑成功点了点郑经道:“其实呢,为父也是存了这个心思。礼部清贵,但礼部出身的官员将来没有混的差的。以你的资历和为父的影响力,要想保你将来入阁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前提是你得争气考个功名。”
大明官制又分荫官和科举入仕。
前者靠的是老子,后者靠的是才学。
以郑成功的身份,要想给郑经在礼部讨要一个荫蔽官自然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
但要真相混到高位,没有科举出身的不可能的。
郑经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他疑惑道:“如果父王真的希望我走科举这条路,又何必让我现在就去礼部任职呢。本朝可从未有过先做荫蔽官,再考科举的先例啊。”
郑经这话说的不假,能混荫蔽官的多半是纨绔子弟,有几个愿意再去考科举的?
换句话说能够躺着赚钱,为啥还要努力呢?这不是跟自己找罪受吗?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况为父觉得这最多只能说是惯例,还不能说是规矩。”
郑成功的态度却似乎很坚决,他稍顿了顿道:“经儿,别的事情你不用去想,只要按照为父说的去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