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决定(1 / 2)

代汉 王不过霸 1971 字 8天前

叶昭的崛起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很励志的,出身寒门,自幼拜得名师,十六岁便出仕镇守边塞,两年的时间里,文能治理地方,将昔日一座户不满三千的小城经营成为一座户籍过万的大城,更将塞外胡族玩转于鼓掌之间,再后来,更是斩了鲜卑单于。

其实到此时为止,叶昭做的事情虽然够大,但知名度也仅在幽并之地流传而已,赵韪知道叶昭,正是在当时所知,其实一开始,刘焉是有心将叶昭收归旗下,派三子前去接替马城,固然也有帮三子张目的意思,但叶昭却得了护乌桓校尉之职,也有刘焉在幕后做推手,只要时机成熟,刘焉就会向叶昭抛出橄榄枝。

可惜事与愿违,刘瑁之死实际上跟叶昭没多大关系,这点刘焉自己也知道,只是有时候,人的情绪会大过理智,丧子之痛也让刘焉对叶昭生了厌恶,招揽之意也就不了了之,甚至还暗中支持过当时郭勋那些人对叶昭的打压。

再然后,叶昭调回了中原,接下来就有些开挂了,治理地方不说,若只是断案厉害的话,叶昭升迁不可能那么快,但随后的黄巾之乱,成了叶昭一步登天的落脚点。

黄巾贼看似势大,但叶昭可是常年在边关与胡人周旋的名将,那些看似有些夸张的战绩,其实在幽州许多知道叶昭过往的人来看,并不意外,幽州五万黄巾贼,不也是被刘焉打的抱头鼠窜么?

黄巾乱起,对于身处中原之地的叶昭来说,正好是发挥其本事的大舞台,时势造英雄也就如此了,而后叶昭一路升迁,到洛阳为官,入了刘宏眼界,深得刘宏器重,而牧野一战,更是让叶昭彻底成了这大汉天下无法忽视的人物。

事实上,当初刘焉派他来镇守白水关的时候,赵韪已经隐隐有种感觉,叶昭入汉中,必谋蜀中,自己与叶昭碰撞是无法避免的。

若说在刘宏死前,叶昭怎么看都是忠臣的话,那刘宏死后,叶昭的种种不作为,放任何进、董卓操控天子,就能看出叶昭有着属于自己的野心了。

他不可能甘于困居汉中,赵韪曾想过叶昭接下来巩固汉中之后,恐怕就是对蜀中或是三辅之地用兵了,如今看来,叶昭最终选择了蜀中,要先得蜀地,而后再坐观天下。

在此之前,为了迎接随时可以到来的恶战,赵韪努力将白水关加固,训练将士,各种守城物资不断囤积,更亲自带人在白水关四周查看有无遗漏和破绽。

很多时候,真正努力过了,才会明白什么叫绝望!

现在的赵韪就是这种感觉,双方的战斗根本不在一个等级,空军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太过超前了一些,暂时来说,根本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只能挨打,如果有足够的纵身空间,未必没有办法对付,那东西飞的也不算高,若是能够将巨弩架起来齐射,未必不能击落,但在关城这样相对狭窄的地方,尤其是城墙上,根本没有太大的空间让他们纵深,专门去对付这东西。

叶昭派人前来招降在赵韪预料之中,仗打到这个地步,其实就算他不降也没用,城墙已经被人家拿了,后路又被断,就算自己不降,帐下将士恐怕也会降的。

一死以全忠义?

这种事情,赵韪没想过,他是刘焉旧部,对刘焉也有忠诚这是没错,但要自己用命来诠释这份忠诚,他做不到。

他不只是刘焉的臣子,同时也是巴蜀赵家的重要成员,他还有家族需要照顾,还有家人需要他,如果气节真的那么为世人认可的话,那些一死以全忠义之人也就不会显得那般可贵了。

没有立刻答应丁力,是因为赵韪从丁力的话中听出了另一重意思,叶昭需要他帮助夺取巴郡,若自己真的如此做了,就等于彻底背叛了刘焉,这让他有些犹豫,投降是一回事,但投降之后立刻便调头去攻击旧主,传出去对他的声名可是一件不小的打击。

不管对于刘焉如今大量启用东州士压迫蜀中士人的手段有多么抵触,但跟了刘焉这么多年,要让他彻底与刘焉决裂未免有些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