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六朝古都(1 / 2)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597 字 4天前

南京城虎踞盘龙,繁华似锦,六朝古都,有数不尽的风流。

五更天刚过,天空翻起一丝鱼白,朝阳东升,将玄武湖照得波光粼粼,雄伟壮阔的南京城,被阳光镶上了一道金边。

当今世界,哪座城池是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池,南京稳稳妥妥的第一,巴黎、伦敦和南京比起来,连提鞋都不配。

南京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在明朝,一般的县城周长也就七八里,府城十余里,再大的省城也就二十多里,连北京也才四十八里,但南京城四城外郭、内郭、皇城、宫城,其中外郭周长却号称一百八十里,实际为一百二十里。

在古代,南京可以说是举是无双的大城,任谁见了都会心潮澎湃,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而平常小国使节,只需要看见雄伟的城池,就已经被天朝上国折服了。

清晨,夏完淳从自己的宅子出来,准备前往衙门坐班。

他是建章四年,南京朝廷的新科状元,备受朱慈烺的器重,被授予了兵科给事中的官衔。

在朝中,他的恩师陈子龙,做为帝党干员,已经做到了吏部侍郎,他的父亲夏允彝,也官拜苏州知府,而他年纪轻轻就是状元,前途几乎可以预见,今后必是国之栋梁,宰辅之才。

这时他走到街道上,南京城已经活了过来,各坊中有不少官员、小吏都从各自的院中出来。

夏完淳的宅子在鸡笼山附近,北面是司天台,西面是鼓楼,南面是国子监,东面是大校场。

他沿着国子监与校场间的成贤街往南走,国子监内的监生已经开始早读,朗朗书声从中传出来,于此同时,东面的校场内,隐约有大鼓擂响,远远可以看见,捧日军的士卒,正再进行操练。

平时,禁军并不会这么早就出操,街道上行走的人议论纷纷,有的人还驻足看了一阵,但夏完淳却脚步不停,他在兵部,知道是因为皇帝想检阅禁军,所以禁军近些日子才操练不停。

这时他向南走到成贤街的终点,便到了东西走向的太平街。

南京朝廷的衙门都在皇城内,皇帝则住在宫城里面,太平街的东头,就是皇城。

因为数千官员、小吏、军校要在皇城中当值,所以临近皇城的太平街道两侧开始出现林立的酒楼和茶肆。

南京城十分广阔,街道众多,但并不是每条街都能够做生意,官府对居民坊和商业坊,有明确的划分。

这时夏完淳走进太平街,只见街边小铺旁,热气蒸腾,不少人座在沿街的桌边,粥饭点心,荤素小吃,茶水陈汤,丰俭由人。

在这里吃早饭的人,不仅仅是衙门的小吏,还有不少普通的南京市民,他们在城中,各有各的生计,为了图个方便都在外面填饱肚子,多花几个子也没关系,算是江南资本萌芽后的一个特征。

此时的南京,繁华不下于宋都汴梁,城中居民每天清晨在报时人清亮的嗓音中醒来后,便在外吃完早餐就去忙各自的生计。

南京城中寻常百姓家,早上都不开灶,几文钱就能买到一些饼子,十多文钱就可以买到面条、米粉、粥饭之类的早点。

在宋代,中国社会的演进被打断后,又过去数百年,明朝的江南再次演进到了这个十字路口,是跨过去,进入商品社会,开始更大规模的资本萌芽,还是再次被扼杀,就看天意了。

夏完淳走在街道上,旁边面食摊子上,面团被拍的啪啪响,一晚晚热腾腾的猪肉面条,端到食客面前,香气飘来,让他立时觉得有些饿了。

不过,夏完淳并未在街边找个位置坐下,而是走进了他常去的一家酒楼。

他是朝廷官员,家里又是东南的大士绅地主,家资殷实,通常都是在比较好的地方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