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陕北移民(2 / 2)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2320 字 4天前

高义欢遂即发话,“树挪死,人挪活,所以,百姓必须尽快迁移!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将陕北地区,多余的人口迁移出去,不能再出现回流,必须迁出去百姓安顿好,争取年之内,迁走五十万百姓,去河套、辽东等地。”

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几年前高义欢就制定了迁徒一部分人口的计划,这一是为了恢复陕北生态,二则是解决北方劳力不足的问题。

魏国定都长安,要长久发展,必须着手恢复关中,否则用不了几年,就要迁都。

高义欢这次带着陈名夏,一是把他调出长安,避免他操纵长安局势,而是传递一个信息,他还是为勋贵们着想的。

陈名夏忙行礼道:“陛下放心,臣等一定按着陛下的指示来办!”

说着高义欢已经迈动步子,走向远处一个村落,与旁边延安知府周文星聊了起来。

“卿家是丁亥年的进士吧!”高义欢感叹道:“你在延安任知府已经有了三年多,也算受苦了,穷地方的官不好当吧?”

高义欢正式称帝才四年,在称帝之前,便用天干地支纪年,丁亥年也就是1647年,算起来,周文星也算是老资历了,同科的进士,已经有人混到侍郎,相当于副部级干部,而他在延安一干就是三年,在魏国势力版图都急剧扩张的情况下,居然没有挪过窝。

这就得归功于李岩推行的新法,官员升迁与政绩挂钩,陕北这片地方,穷山恶水,遍地刁民,明末农民起义的主力,就是这里,能保正不反,不出事故就不错了,确实很难出政绩。

周文星听了高义欢的话,心中感动,士为知己者死,他不是那种脑筋很活的官僚,而是一个有理想的书生,这种人做事一根筋,认死理,不然会来事,走走关系,不至于几年都不挪窝。

“陛下,苦是苦了一点,不过等移民迁走后,臣也就能看见希望了!”周文星道。

高义欢皱眉道:“哦,这么说你以前看不到希望?”

周文星一愣,迟疑的看着高义欢,“陛下,您是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高义欢站住脚步,“卿家这个问题问得怪,朕自然要听真话嘛!”

周文星道:“陛下,真话就是臣确实看不到希望,刚才陛下一路过来,也看见了。这里许多地方草都不长,人和牲畜喝水都困难,百姓真的很难生存。要不是臣大力推广玉米种植,吃饭都成问题,早该移民了~”

陈名夏插嘴道:“周知府,朝廷为陕北民生可没少操心,陛下早在几年前就提出要迁徒山区、贫瘠地区的人口,去平原。三年前,本阁就亲自主持,一次迁走延安府五千户去河套,可是结果到好,不到半年,居然跑回来一半,连朝廷建的安置屋宅,门窗砖瓦都被他们拆下来卖掉了。你这个知府的工作是怎么做的~”

周文星忙道:“阁部,迁徒前朝廷给百姓许落,分一半土地,帮助军户种一半土地,可是到了之后,光给军户种地,答应给百姓的土地,却始终没有落实,官府扯皮,百姓们可不就倒流回来了。”

高义欢有些吃惊,他原本以为百姓回流是应为恋乡,不想还有隐情,“周卿,这件事,怎么没听你禀报!”

周文星道:“陛下,臣反应多次,以为陛下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