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棋子(2 / 2)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2016 字 13天前

赵立德站起身来,淡淡的道:“这里呆不得了,王二,你们几个出去,带部曲继续潜藏,时间一到,我们会运兵器过来给你们,由你们拿去起义攻城!”

王二浑身还在颤抖,地上汗水淋漓,其余二人也好不到哪去,三人一起跪下,应声而答,此前的戒备警惕已经荡然无存,这时众人才隐隐明白,当家主事的人究竟是谁,自己等人,不过就是棋子罢了。

……

其后赵立德一直在路途中奔波,见王嘉胤,高迎祥,王左挂,王虎,王和尚,王大梁,韩朝宰……这些人都是各处有名的刺头,所谓的豪杰之士,在乡里原本就相当有名。赵立德一见就知道军情司在此前的功夫没有白下,这些人都是一时豪杰之士,象高迎祥,在年轻时曾以贩马为业,这是和蒙古人打交道,并且要经常出塞的营生。胆气,能力,情商,缺一不可。不仅要到北地贩马,还要和官府打交道,其骑射俱佳,擅长在马上驰射,并且能用强弓劲箭,是安塞男儿中的佼佼者……这样的人,虽然困顿于草野山泽,一旦有机会就会化蛟而起。其不仅有勇力,也有胆魄,更有人脉。

要知道贩马者都是成群结队,经常与各种豪杰好汉合作,长久下来,建立的交谊可托付生死。一旦高迎祥起兵而反,必定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擅长骑射的勇士,又因为靠近边塞,不仅有百姓加入其中,更会有不得志的边军入其营伍,短时间内,就会形成相当的战斗力。

事实也正是如此,高迎祥造反之后很快形成较高的战斗力,其部下以豪杰志士和边军为主,号为老营兵,裹挟大量的农民入其中,部队很快形成战斗力,攻陕北诸城,流窜至山西,攻克大量州县,后来明廷调集边军主力,高迎祥部在当时野战尚不是明军对手,但老营兵始终完好,因为战则以农军迎前,战局有力则老营骑兵出动,扩大战果,不利则老营兵走,只要老营兵在,则其实他的实力不失,转战之时就又能啸聚出几万人来。

以辽西铁骑为主的曹文诏就是高部为主,各家义军出主力围住,数千辽西兵被农民军围杀,也是充份说明了农民军的老营兵的战斗力……原本就是宣大榆林各镇的边军出身,战斗力不强才怪了。

只是这一类老营兵的人数较少,比如李自成接高迎祥位置之后,被明军屡次击败,最惨一次数万大军落入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包围之中,潼关一战,大军损失干净,明廷以为李自成会一蹶不振,从此不可复起。

岂不知李自成逃走的一两千人皆是老营兵,其实也就是他数万大军的基础,在潜藏大别山脉,在革左五营的接济下,李自成元气未伤,后来抓住明军布防的空档,跃马河南,当时的河南灾情比当初的陕西还重,数月间就又重新啸聚五十万人,一年之后就到了百万之众。而这百万人只有几千人堪称精锐,后来打下洛阳,获得大量财富,军力上了一个档次,然而其后三次围攻开封不能克,说明这几十万人的战斗力委实堪忧。在与罗汝才合作之后,加上不停练兵,才有了在第四次围开封击败李启睿傅宗龙和左良玉的实力,此战过后,明军十几万主力被正面击败,农民军才一跃而起,收容败兵,充实军伍,李自成自此才有了真正安身立命,并且窥视天下的本钱。

其后又与孙传庭再战,正面击败,李部百万之众,始有真正的成建制的精兵。

不过入北京太过仓促急切,京师只有六万左右的精锐,还有一部份被刘芳亮带在河南,一部份被白旺带在襄阳一带。

若三部集中在京师,二十万能战之兵,就算不能正面对抗十余万人举族而出的满清八旗,也不会弄到节节败退,始终没有还手之力。

后人见李自成败于一片石,然后仓惶退出北京,一路惨败,几无立足之地,都以为是将骄兵堕之故,其实李部入京不足一个月,能堕落成什么样?主要原因就是农民军根底太薄,精兵太少,地盘不足,没有充足的兵源补充,地方政治不行,没有充裕的财力补充,所以一战之后,精兵尽失,再想振作就相当困难。后来潼关一战,精兵数量不足,连续败逃士气跌落谷底,因此还是守不住,再一路败退到襄阳。

其实若李自成不死九宫山,凭他的坚韧事情仍有可为之处,后来大西军在张献忠死后,由于孙可旺的政治能力高超,李定国的带兵能力强悍,大西军反而成为抗清的主力,屡次在正面战场击败清军。

若李自成不死,大顺军余部未必会被分裂和解散,其部几十万人渐渐恢复实力,清军想轻松南下也是相当不易之事。

所以时也命也,纵横一生多次被重兵包围的枭雄都平安无事,最终却在九宫山死在一群佃农手里,谁能想到,谁又敢想?<!-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