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五胡乱华的悲剧重演,曹亮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把科举制推行下去,不管遭受多大的阻力,不管面临多少的困难,都阻挡不了曹亮那颗坚毅的心。
曹亮已经将科举的实施细则交给了夏侯玄,由他一手来操办,全权负责,曹亮要求夏侯玄抽调官吏,特别地成立试举曹,取代了原先的中正官。
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这将是以后选拨文官和武官的主要途径,明清时代的科举虽然已经发展到了巅峰,但八股文的盛行,却严重的桎梏了人们的思想,对于这种迂腐之极的科举,曹亮并不太感感冒,反倒是唐代的科举,比较开明,值得效仿。
但曹亮推行科举,也并非是一昧地生搬硬套,他还需要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万事开头难,在九品中正制度之下,推行新的科举制,许多的困难还是意想不到的,曹亮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在并州试点成功之后,取得了经验,才有可能向其他的州郡进行推广。
这事不能急,也急不来,曹亮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逐步推广这个科举制,现在所有的计划也只是一个雏形,真正具体实施的时候,还要经过不断的完善,曹亮必须要保证不办则已,一办必须要成功,这是关乎到国家的千秋大业的事,只许成功,绝对不能失败。
这件事曹亮交给夏侯玄去办,也确实是比较放心,夏侯家族本身就和曹氏宗族是联为一体的,他们在朝中,基本上算不上什么名门世阀,也常常受到那些所谓的大世家的排挤,曹亮继承并改进了曹操的选贤办法,一提出来便得到了夏侯玄的赞许,太祖皇帝的英明圣武,一直以来都是夏侯玄所崇拜的。
夏侯玄博学多才,满腹的经论,由他来主持这个科举考试,比曹亮自己来亲自操办更要放心的多,毕竟曹亮最多的提供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具体的操办,还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科举的事交给夏侯玄去办,曹亮这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那就是强渡黄河,向司马氏发起最后的总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曹亮绝不能再给司马师任何的喘息之机了,一鼓作气,攻破黄河天险,直捣洛阳,彻底地消灭司马氏残余的力量,大兴曹魏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