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告急(1 / 2)

人人都羡慕位高权重者。但大家只会看到他们一呼百应、呼风唤雨的一面。很少能看到他们肩负的责任。

此时的辽东都指挥使司,气氛格外的凝重。在座的几位,要决定上百人的性命。这些人不是普通的百姓,随便拉一个,最低也是个四品官。

况且武官抱团的现象比文官更严重。

走私案是由张天祥案引发。杨茂检举张天祥杀良冒功,张天祥父子打压与杨茂相关的一干人等。这些人找到了时任皇太子告状。朝廷处死张天祥、关押张斌,张家父子的亲信很快被清出前屯卫。此案越闹越大,最终牵连了整个辽东官场。前屯卫的杨家被排挤,得知杨家小子杨钦加入了太子扶持的军统,不少人选择投靠杨家。一家一姓的恩怨,闹到最后在形成两股势力的敌对。

他们今日下令处死了染病的犯官,谁又知道将来会不会被报复。

“我决定上报朝廷。我若选择处死染病官员,辽东都司将无我容身之所。”都指挥使杨玉首先表态。

都察院顾佐、大理寺杨珠、定西侯选择处死染病者。而刑部王鉴之坚持上报朝廷。

东厂公公不做声,王守仁人微言轻,唯独余下惠安伯没有表态。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大家一致看向惠安伯张伟。

张伟全程没有发言。见所有人看他,反问大家,“我们完全没有表决的必要。按照《大明律》,必须在限期之内上报疫情。表决本身是违规的,结果是无效的。陛下继任后重修律法,提倡依法治国、五府六部按章程办事。我等若是处死染病者,陛下也绝对不会说我们好。”

惠安伯一席话点醒梦中人。

“是啊,陛下绝对会发怒。”定西侯醒悟,“陛下不是先帝。”顿觉失言,定西侯尴尬地咳了一声。

惠安伯硬是挤出笑容:“诸位也别太过悲观。要相信陛下。陛下,是能创造奇迹的人。五年前我调往榆林,对鞑靼多次扰边的行为恨之入骨。奈何力量微薄,连庇佑一方都做不到。可五年后,鞑靼已经被陛下踩于脚下。河套、吐鲁番、漠南一半的土地也尽归大明。”

“陛下,自然是圣主。”东厂公公趾高气扬。若不是太上皇还在,他想把所有的赞美之词套在陛下身上。

顾佐和杨珠想到新皇的脾气,立马放弃了原本的立场。还好惠安伯提醒了他们,否则回京后必会被新皇折腾死。

杨玉连连点头,催促东厂马上发电京师,请求派遣太医协同救治瘟疫。

陛下刚开始查走私案的时候,手下的人根本不担心。陛下对武官好,扶持武官和文官打擂台。若是知道牵连甚广,一定不会下狠手。可没想到陛下丝毫不给武官们留脸面。陛下甚至说,他没有杀人已经是看在辽东御敌多年的辛苦,格外开的恩。

对高级武官来说,抄家、做苦力的惩罚还不如杀了他们。被抓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一锅端。就算家族中没有官职的平民,只要涉嫌到走私案的某一个环节,也会被关入大牢。

手下有人想过造反吗?一定是有的。尤其是曾经和他争当辽东都指挥使的韩辅。韩家在辽东上百年,亲朋故旧占辽东一大半。这次几乎被连根拔起。陛下让武定侯世子传话,说的好听,将来给他们机会立军功从头再来。让一个百年世家从头再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是韩家敢吗?别说韩家内部大部分人不愿,底下的兵也不愿意给他们卖命。兵卒们听到调动的命令,欢欣鼓舞地离开辽东。在陛下提出军改之前,武官们侵吞军屯、吃兵饷、把军户当奴仆。兵卒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陛下给的。这两年来没有陛下接济粮食,辽东的人全都会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