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轻重有别(1 / 2)

大明元辅 云无风 1153 字 11天前

高务实为大明陆军改革做出的计划,是和其他改革计划一样“分步走”的,其主要思路在于首先确保轻型武器火力优势,然后才考虑重型火力。</p>

这个思路当然不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而是按照原先历史上出现的问题来做的针对。</p>

红夷大炮这样的重型火炮,其威力在这个时代固然堪称巨大,但在历史上的明金战争中,它们对明方的作用其实十分有限。</p>

红夷大炮如果用于野战,则笨重不堪,运输不便,而且杀伤集中在一个小区域,面对灵活机动的骑兵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如果用于守城,它的真正效果其实不在于杀伤效率,而在于振奋士气,如果明军的士气不像历史上那样崩溃,早已被人打得不敢冒头的话,那么即便没有这个炮,实际上同样能守住。</p>

而如果后金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那么即便有红夷大炮也没用,虽然这样的话,实际上就退回到冷兵器时代攻城的超低效率上去了,但只要能拿下,依然可以证明红夷大炮本身对守城并无太大意义。</p>

历史上祖大寿守大凌河、守锦州,两次围城,最后投降,只不过是把大批制作精良的红夷大炮白白送给了后金而已。</p>

中国火器史中对此有过记载:“被围困在大凌河近百天的重兵祖大寿部明军,因城内粮尽援绝,于崇祯四年(1631年)十月开城投降,祖大寿败走锦州。据当年闰十一月十九日明军兵部的报告中称,城中红夷炮、灭虏炮、将军炮等各型火炮3500门,以及各种军用枪、杂型火器、大量火药与弹丸,尽为后金军所有”。</p>

是的,你没有看错,那是3500门各型火炮!</p>

就是对现代战争来说,这都是一个相当不小的数目,结果因为袁崇焕、孙承宗等人推行的困守孤城作战思路,也就是所谓“凭坚城,用大炮”的愚蠢自杀战略,这样规模巨大的火炮集群,就这么白白送给了后金!</p>

这些炮对守城来说,没有太大意义,而一旦落到了后金手里,就成了攻破坚城最有力的帮手,大明相当于是用大把的钱,给后金制造并赠送了攻破自己城池最锋利的武器。</p>

嗯,不愧是后有凯申物流,前有袁大督师。</p>

崇祯时期的松锦之战,锦州被围困,明朝不得不让洪承畴带着全部家当:高达十三万的大军去援助锦州,结果被后金围城打援,锦州的围没有解不说,这十多万最后的机动兵力、野战集群,居然自己就被围困在了松山。</p>

在松锦之战的最后阶段进攻塔山时,清和硕郑亲王济尔哈郎、多罗贝勒多铎,下令清军在塔山城西列红夷炮。四月初八日,用红夷炮猛轰城垣,次日城墙被轰开20余丈,清军步骑兵一拥而入,全歼城内三营明军7000余人。四月二十一日黎明,清军又以红夷炮轰击杏山城,毁城墙25丈,明军开城投降。</p>

所以你看,事实证明,重型火炮干这些事,就是这么不靠谱,所谓大炮打蚊子,不外如此。</p>

因此高务实一贯坚持认为,明朝和北方的骑兵作战,最需要的武器不是笨重不堪、运输困难的红夷大炮,而是地雷、手榴弹、射速快杀伤面积大的各种类型的步兵用火枪、还有极具大明特色的单级多发火箭以及各种灵活机动的轻型火炮。</p>